三元復合驅技術特點及主要技術原料作用
三元復合驅油,是通過在注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劑、堿和相對大分子量的聚合物,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張力,增加注入水的粘度,從而降低油水流度比,擴大油層宏觀和微觀波及體積,進一步驅除余油,大幅度降低剩余油飽和度,提高驅油效率和原油采收率。界面張力越低,降低剩余油飽和度的幅度越大,提高驅油效率和采收率的幅度就越大。三元復合驅取得了比水驅提高采收率20%的巨大成功,為大慶油田保持長期高產穩產開拓了一種新方法和新技術。
三元復合驅技術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初,是指堿( Alkali)、表面活性劑(Surfactant)和聚合物( Polymer)等多元組分復合驅油的技術,縮寫為ASP。在三種驅替劑中,目前國內外應用量最大的堿通常為無機堿,如NaOH、Na2CO3和NaSiO3;表面活性劑一般為烷基苯磺酸鈉鹽和石油磺酸鹽;聚合物主要為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。這主要是由于這些物質原料來源廣,數量大,合成工藝較為成熟,易工業化生產。三元復合驅常用的化學劑有多種,根據不同的油藏條件,可有不同的選擇。一般地說,堿劑的選擇,除考慮原油中有機酸轉變為石油酸皂和地層水的組成外,還取決于油藏巖心的礦物組成、油層溫度以及一定地質條件下的有效性和經濟性。
2020年6月23日 16:23
?瀏覽量:0